新闻动态
NEWS

【中国自然资源报】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李琪、张沛东教授团队科技小院

发布者:朱明壮发布时间:2024-09-09浏览次数:27

【编者按】2024年9月9日出版的《中国自然资源报》专版刊发专题文章《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中国海洋大学“蓝色科技小院”探索与实践》,文中阐述了中国海洋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教育报国、谋海济国,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全方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学校发挥科技优势,科研人员扎根海水养殖一线,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渔民增收致富,先后获得10余项国家科技奖励,培养了以麦康森、宋微波、包振民、薛长湖等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深刻诠释了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精神内涵。

致力牡蛎良种培育 打造我国高端牡蛎产业

牡蛎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我国牡蛎养殖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我们是牡蛎养殖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减少我国高端市场对国外牡蛎的依赖,培育本土牡蛎品牌,成为李琪教授从事牡蛎新品种培育的动力之源。

依托威海南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琪教授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技术,开展牡蛎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历经酷暑严寒、风浪洗礼,培育出黝黑发亮的长牡蛎“海大3号”、通体金黄的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长牡蛎与葡萄牙牡蛎杂交种快速生长品系等5个优良品种/系,牡蛎新品种的生长速度和出肉率等指标均显著提高。当前,乳山牡蛎养殖面积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居全国县级首位,带动2万余名从业者年均增收12亿元,2023年乳山牡蛎品牌价值更是高达193.85亿元,成为中国牡蛎第一区域品牌。高产优质牡蛎新品种的培育极大增强了我国牡蛎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以牡蛎科技小院为依托,李琪教授团队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积极开展技术研究和培训:针对牡蛎常见疾病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了牡蛎养殖的成活率和产量,减少了疾病对牡蛎产业的危害;开展养殖环境容量评估,为牡蛎养殖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科技讲座及走访等方式,指导牡蛎养殖企业30余家、牡蛎养殖技术人员300余人次,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制定/修订了《三倍体牡蛎人工繁育技术规范》等3项国家水产行业标准,有效推动了牡蛎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种下两万亩“海底绿洲” 生态修复助力蓝碳增汇

“植树种草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方法,人工栽植海草则是治理海底荒漠化的主要手段。海草床生态保护和修复,直接关系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也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与大多数科技小院不同,山东荣成鳗草科技小院并不是通过直接帮助农户提高产量来实现增收,而是致力于海草床生态修复与保护,进而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7月,在中国海洋大学与马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下,坐落于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天鹅湖畔的山东荣成鳗草科技小院获批成立。但早在2008年,张沛东教授团队就带领一批又一批研究生扎根天鹅湖畔,潜到天鹅湖底,开展海草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出生态工程修复方案,并研制出高效的海草机械辅助增殖装置和设备,形成了完整的植株移植技术和种子播种技术。2020年起,海草生态修复技术开始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截至目前,借助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张沛东教授团队已培养了30余名专攻海草生态特征与修复技术的研究生。这群海底“种草人”已在黄渤海累计修复养护2万余亩海草床,恢复了天鹅湖近五成的海草床,每年前来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大天鹅数量最多可达8000只。小院师生主持编制了《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确立了海草碳储量的测算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与此同时,鳗草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岗位,解决了当地部分居民就业问题,实现了生态增值与科技增收。




新闻来源:观海听涛新闻网

新闻链接:【中国自然资源报】耕海牧渔 问粮沧海——中国海洋大学“蓝色科技小院”探索与实践(202499 05版)